欢迎访问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文化建设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文化建设 > 正文
予人方便,自己也方便
每次回老家,都要走一段五公里且只有不到4米宽的山路。刚学会开车走这段山路时,总担心对面来车不主动让行怎么办?自己为他人让行,技术行不行? 后来,我发现,在这段山路上开车需要多观察。遇到弯路要提前鸣笛;遇到对面有车,有一辆车要先行驶到较宽的路段停车让行。在这段山路上开车的次数多了,我的驾驶技术也突飞猛进,两车相遇时已不再担忧谁先主动让车了。 有一次,我正开车上坡,突然发现对面有车驶来,我一脚刹车停在了半...

每次回老家,都要走一段五公里且只有不到4米宽的山路。刚学会开车走这段山路时,总担心对面来车不主动让行怎么办?自己为他人让行,技术行不行?

后来,我发现,在这段山路上开车需要多观察。遇到弯路要提前鸣笛;遇到对面有车,有一辆车要先行驶到较宽的路段停车让行。在这段山路上开车的次数多了,我的驾驶技术也突飞猛进,两车相遇时已不再担忧谁先主动让车了。

有一次,我正开车上坡,突然发现对面有车驶来,我一脚刹车停在了半坡上,而对面的车停在那里一动不动,由此我判断这个驾驶员是个“新手”。于是我往后偏右边倒车,调整好方向给对面的驾驶员“秀”了一个漂亮的半坡起步,我的车紧贴他的车成功会车。

还有一次,遇到对面来车没有主动让道,我往后倒车十几米才找到适合的让行路段。那辆小车驶到我们身边,忽然停了下来,开车的女司机探出头,看了看两辆车的位置,然后伸出手,将自己车左侧的后视镜收了起来,还是犹豫着不敢前行。我也伸出手,将自己车的后视镜折叠起来,并向对方招招手,示意她可以开过去。成功会车后对面的女司机鸣笛以示谢意。

有时,当我鸣笛驶过急转弯路段后,发现对面的车已经早早停在那里给我们让道。也有在路段较窄时,对面的农用车驾驶员,将右侧前后轮尽量往山体的斜坡上靠,使整个车处于倾斜状态,让我们先行通过。

在本来只能通行一辆车的狭窄山路上,没有人会计较下山车礼让上山车,还是山体边的车礼让沟崖边的车,大多时候是谁的车技好谁主动让行。有时是我们主动让行,也有主动为我们让行的。

正因为互相让行,我们才能每一次都顺利地会车通过。别人能通过,你才能通过,别人有路了,你才有路可行。这是会车的学问,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智慧呢?

予别人方便,也正是为了我们自己方便。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编辑:赵先锋)

Copyright © 2016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洛阳恒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