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国土服务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国土服务 > 正文
为人民群众撑起“保护伞” ——河南省资环二院公司新安县地灾防治工作侧记
地灾防治小组开展风险巡查 8月23日,天空如同挂着巨大的帷幔,乌云翻腾着扑向大地,片刻大雨似断线珍珠洒向原野……看着窗外的大雨,郑冲对两名同事说:“走,穿上雨具,带上仪器,咱们到石寺镇看看!” 郑冲是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环二院公司)驻守新安县地质灾害防治组组长,今年汛期,他和张振亚、张家祥两名同事用心用情为新安县11个乡镇撑起了“保护伞”。 开展地灾防治应急演练 练就地灾防治“真本事”...

地灾防治小组开展风险巡查


823日,天空如同挂着巨大的帷幔,乌云翻腾着扑向大地,片刻大雨似断线珍珠洒向原野……看着窗外的大雨,郑冲对两名同事说:“走,穿上雨具,带上仪器,咱们到石寺镇看看!”

郑冲是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环二院公司)驻守新安县地质灾害防治组组长,今年汛期,他和张振亚、张家祥两名同事用心用情为新安县11个乡镇撑起了“保护伞”。


开展地灾防治应急演练

练就地灾防治“真本事”

5月中旬,资环二院公司地灾防治小组进驻新安县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县开展地灾防治知识培训。

为使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防治小组从网上搜集了大量地灾防治知识和地灾图片,制作完成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教学视频课件。授课中,他们轮番上阵,讲解理论知识、不但将课件中的地灾防治知识讲得深入透彻,同时还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做好地灾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加之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现场指导等形式多样的环节,为来自政府、乡村的防治员烹制了一场场“知识盛宴”。“只有大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地灾防治知识,才能做到对地质灾害早预防、早处理,保护人民群众的平安。”郑冲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月上旬的一天,小雨下个不停,由新安县自然资源局和北冶镇政府在北冶镇甘泉村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演练共由救护组、抢险组、搜救组、警戒组、指挥部和专家组组成,在50多人参加的演练活动中,大家各司其职,巡查灾情、用喇叭指挥、抬着担架救援,现场一派忙碌。”郑冲说。作为专家组成员,他和张振亚、张家祥两名同事,在雨中不停地奔走着,时而查看险情,时而参与救援,时而引导大家紧急避险。两个小时的演练,尽管大家衣服都淋湿了,看到演练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郑冲和同事们心里非常的欣慰。

打造地灾防治“千里眼”

“驻守新安县后,我们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通知要求,套合风险斜坡矢量数据,对全县风险斜坡进行初步筛选,并圈定潜在风险斜坡区域,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张振亚介绍。

由于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资环二院公司地灾防治小组拼上了。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到各个村庄进行调查,与乡镇政府对接、沟通,详细记录斜坡的各项信息,包括位置、坡度、坡高、岩土体类型、结构面特征、变形迹象、周边环境等,从填写地质灾害风险斜坡普查表,确定风险斜坡威胁对象到综合分析,对每个斜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他们从早忙到晚,165个结果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

为使调查结果有一个直观效果,郑冲和同事们将普查过程中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以及分析评估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完善地质灾害风险斜坡普查表,并将风险斜坡范围制成ArcGIS矢量数据库。“这些工作,如同为当地地灾防治安装了‘千里眼’。”郑冲笑着说。

雨中巡查织好“防治网”

今年强对流天气多,雨来势猛,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对此,做好雨前预警是重中之重。根据气象局推送的预警短信,我们利用河南省智能化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平台制作预警信息并生成PDF,发送到全县地灾防治微信群里。”张家祥说。

823日,一场大雨飘洒而至,郑冲背上行装与同事们开车匆匆赶往30千米外的石寺镇开展地灾防治工作。他们打着雨伞,沿着山间小道,一边走一边观察山体情况。“看,这处山坡已经出现掉块,时间长了可能出现塌方,快把位置记录下来……”郑冲擦了把脸上的雨水,仰着头,仔细地查看着。不一会儿,山体上部又一处滑坡点进入地灾防治人员的视线。“我上去看看。”技术人员张家祥说罢,向山上跑去,可没走出几步就被雨水“冲”了回来。“小张回来,不能这样上去,得想个办法呀。”郑冲让大伙儿找来树枝,当作拐杖,大家手拉着手,一点一点向山坡爬去……

“汛期,我们不但是雨中最美“逆行者”,还要开展好应急值守、汛期巡查、监测预警、宣传普及、避险转移、灾害评估、地灾防治等工作,切实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郑冲表示。

 

 

 

(编辑:王伟灿)

Copyright © 2016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洛阳恒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