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在豫地科技集团2024年科学技术大会上,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锐作为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代表,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公司近年来科技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从资环二院两个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编制项目获评省级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工程”到一个个煤矿水害地面区域治理工程顺利竣工,治理效果获得矿方好评;从一口口L型井、U型井、羽状水平井优质高效完成到一大批土地业务、规划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既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勇于创新、敢闯新路的结果,更是资环二院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的结果。
“近年来,我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培养青年创新人才作为重点工作,通过机制优化、模式创新、激励到位等举措,走出一条培养青年人才与企业创新相融合的发展之路。”资环二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跃封说。
鼓励青工“揭榜挂帅”,做好人才发现文章
资环二院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组建公司科技委员会,成立了由总工程师分管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引、选、培、用;制定了《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意见》《工程专业首席专家、技术带头人、青年技术骨干评选管理办法》《科技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了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执行、评估、激励、控制等流程,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资环二院还根据青年职工在实践中的各种创新表现,选拔了32名优秀技术人员组建资源类、环境类、土地类、规划类项目青年人才库,鼓励青年人才“揭榜挂帅”,深入基层一线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难题,激发其创新热情和潜能。“比如:在煤矿山水害地面区域治理工程施工中,青年科技人员以‘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双伽马定导向技术,多分支井“开窗”钻井技术等先进施工工艺,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治理效果得到矿方肯定。”资环二院总工程师禹志加说。
为青工“精准画像”,做好人才培育文章
资环二院制定《青年职工职业规划方案》,建立“青工个人成长档案”,以“作风业绩”为主,“学习培训、业务技能、创新创效”为辅,从6个维度、9个类别、24个小项,对青年职工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评价考核和“精准画像”,打通了青工实现自我价值、勇于科技创新的渠道。
5月下旬,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委托,由资环二院法规中心承担的《河南省环保信用评价应用现状及推广》课题研究项目开始实施,全面推动环保信用评价体系融入社会新发展格局。除此之外,法规中心还完成了《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政策法规的修订编制工作。近年来,资环二院共有5名工作人员登上高规格的大讲堂,以主讲人身份为全省、全局进行培训,讲解了废弃井处置、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暨依法行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知识。
一个基层单位何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其实,这与资环二院大力实施人才培育活动有关。该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形式,加强技术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带徒”活动,共有25名师傅对100名徒弟进行订单式指导、讨论式指导;选派技术人员挂职,促进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成长。
近年来,资环二院共有43个项目获得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十大进展成果奖和厅局级科技成果奖,公司共有6人先后获得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4人获得“河南省技术标兵”和“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1人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组建示范团队,批量培养创新人才
组建“张奕哲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刘海林创新工作室”,集中一批技术骨干,以工作室为平台,依托项目开展科技攻关,相继掌握了空气钻井、氮气欠平衡钻井工艺;运用氮气工艺配合潜孔锤钻进技术,完成了煤层气穿采空区井工程,有效化解了钻头与煤岩层摩擦易引起井底煤粉爆燃事故的风险,确保了煤矿生产作业安全;完成的煤层垂深在1600米的煤层气U型对接井,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依托资环二院近几年来在省内外承接的煤矿山水害地面区域治理工程项目积累的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优势,在今年初成功获批省级科研平台——河南省煤矿灾害钻井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于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协调创新、促进研发和工程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围绕煤矿水害、地面沉降等开展钻井防治工程和定向钻井技术研究推广,推动煤矿灾害防治技术进步,助力国家能源安全。”罗锐说。
科技创新求发展,能力提升见真章
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实施中,我公司通过开展创新研讨会、技术大比武、创新案例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员学技术、找路径、求创新的积极性,围绕生产项目中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取得的多项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项目后,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5月22日,全省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三门峡市召开,刘玉江副省长带队现场观摩了三个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其中两个项目由我公司设计完成,分别是:三门峡市陕州区锦江矿业焦家铝矿山生态修复方案、三门峡市渑池县高桥战区铝土矿矿山生态修复方案。这只是资环二院环境治理修复项目受到“好评”的一个缩影。该院完成的《黄河流域干流洛阳段(新安、孟津、吉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技术人员采用查资料、做调查、无人机航测等方法,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二院方案”;承担的京津冀及汾渭平原地区部分历史遗留露天矿山(洛阳市洛龙区、新安县、偃师市和三门峡市湖滨区)生态修复勘查设计项目,该院采取无人机航测+人工运用RTK测量的技术方法,保证了项目设计高质量完成;承担完成的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龙门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名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公司广大科技工作者将勇担重任、接续创新,为集团实现豫地科技集团创新高地的目标,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和力量。”罗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