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 ——记“河南省学术带头人”资环二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罗锐
“全年完成产值3194.95万元,实现对外创收4015.96万元,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6.64万元。”这是资环二院院长罗锐2016年3月上任时,单位财务报表上显示的2015年的一组数据。 再看看2020年的一组数据:全年完成产值30228.38万元,对外创收22519.84万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99353元,5年时间,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一院之长罗锐用了什么样的“魔法”,带领资环二院走出“低谷”,一年一个脚印大踏步向高质量发展迈向的? 舞动服务自然资源...


“全年完成产值3194.95万元,实现对外创收4015.96万元,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6.64万元。”这是资环二院院长罗锐2016年3月上任时,单位财务报表上显示的2015年的一组数据。

再看看2020年的一组数据:全年完成产值30228.38万元,对外创收22519.84万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99353元,5年时间,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一院之长罗锐用了什么样的“魔法”,带领资环二院走出“低谷”,一年一个脚印大踏步向高质量发展迈向的?

舞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指挥棒”

“刚上任时真的很难,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采访中,罗锐直言。

资环二院怎么发展?煤勘市场低迷,职工人心涣散,如何走好转型之路?如何提高职工收入,增加职工幸福指数?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资环二院这位从不服输的“掌舵人”面前。

机会来了。2016年,省局“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战略大幕徐徐拉开。借风好使船,罗锐驾驭着资环二院这艘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起航了。

“当年5月,我们就选派了朱文豪、张记飞、宋清坤、吕乐乐4名同志开始了在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其县区局的挂职服务生涯,此后,又相继为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三门峡市自然资源部门选派了28名挂职技术人员。”罗锐笑了笑说。

不仅如此,罗锐还主持制定了《加快职能转变,助推“五个国土”建设行动计划》,与洛阳、三门峡市县区自然资源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了“洛阳市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三门峡市国土资源调查研究院”“伊川县国土资源调查研究院”“新安县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有了人员融入、平台搭建,罗锐带领干部职工开始在服务自然资源的广阔天地里辛勤耕耘了。

罗锐认为,融入国土不能小跑前进,必须驶入发展“快车道”。从此,他奔上“化缘”之路,带领相关人员向多个市县区自然资源部门抛出“橄榄枝”:谈优势、谈服务、谈项目……之后,资环二院承揽的土地类项目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先后在偃师、伊川、宜阳、新安、渑池、汝阳、柘城等地,完成了土地治理、土地复垦、耕地提质改造、国土“三调”、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乡村规划等项目132个,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多年来,罗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践行着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5年来,在我院完成的130余个环境类项目中,既有一批环境治理勘查、设计项目,又有汾渭平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等地质环境项目、洛阳新安县沿黄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恢复治理等环境施工项目,充分彰显了我院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担当作为。”罗锐说。
今年7月中下旬,中原大地大雨连连。此时,罗锐想:洛阳市偃师区、平顶山市鲁山县是我们技术支撑单位,那里情况如何?山区会不会产生地质灾害?于是,在7月19日召开的班子会上,罗锐当即作出了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立即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排查!”

怀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5年多来,罗锐带领干部职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为当地织密了一张张“安全网”。“破坏那么严重的大石头沟,现在修复得真好,既栽上了树又种上了麦,以后刮风时再也不会灰尘满天飞了。”看着经过环境生态修复后的万安山,在此居住的伊川县彭婆镇穆洼村村干部孟灿伟高兴地说。孟灿伟所说的大石头沟,就是资环二院完成的郑少洛高速沿线(伊川段)万安山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该项目是罗锐紧盯的一个项目,从2017年项目立项到2020年项目完工,罗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指导,一个程序一个程序过问,确保了这个省级财政资金项目如期顺利通过验收。

走出新能源勘探开发“朝阳路”

2017年底,一份购置ZJ30钻机的请示报告送到了罗锐的案头。罗锐知道,购置这台钻机需要一笔巨额资金,而当时单位资金捉襟见肘,需要银行贷款,如果购买了设备市场又无法预料,要承担很大风险。果然,在干部大会上,有人对购买钻机提出了不同看法。

罗锐在经过对市场认真分析后,力排众议,果断决定:“干事业就不能怕担风险。购买这台钻机虽然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为了我们在煤层气钻井领域长远发展,就是贷款也要购置这台钻机!”

事实证明,罗锐的决策是正确的。ZJ30钻机投入生产后,当年就完成煤层气井6口,实现产值800余万元。在随后的两年中,这台钻机生产形势“高歌猛进”,不但在预期内收回了投资,还清了银行贷款,更重要的救活了一个实体,职工工资“直线上升”。

正因为罗锐重视煤层气钻井产业,资环二院所属河南省豫西煤田地质勘察有限公司和工程一分院并驾齐驱,煤层气钻井做得风生水起。5年多来,完成了一大批煤层气预探井、定向井、采空井、U型井、L型井、羽状水平井,完成钻探工作量47万余米。

“努力将地热资源勘查打造成为我院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这是罗锐上任后,提出了这样的长远构想。实际上,罗锐提出这一长远构想是有底气的,因为在过去30多年中,该院在洛阳地区打出的地热井就有30余口。上任后,罗锐结合单位优势,持续发力,承揽的地热资源勘查、调查、评价、设计项目不断增多,作业地域从龙门扩展到了洛阳北部的孟津,南部的万安山,再到省内的商丘,省外的湖北,完成的一批地热井工程和地热资源物探调查项目,有力的推动了当地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

加强合作是罗锐在地热资源勘查领域迈出的新步伐。2018年11月13日,二院豫西公司与洛阳矿业集团在地热能开发方面达成共识,双方签订了开发地热资源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次年的5月,合资成立了洛阳矿业集团地热开发有限公司。

“我们两家单位能够合作,多亏了罗院长。在合作过程中,他多次亲自出马,与洛矿集团进行商谈,对方见我们领导这么重视,合作也就水到渠成了。”说起罗锐,豫西公司总经理孟红伟一脸钦佩:“现在,我们双方合作洛阳市委党校伊滨校区10万平方米地热能供暖项目已经完成。“

多策并举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

“2016年,全院当时只有一项固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资质的缺少严重制约着我院经济发展。”说起当时的情形,罗锐说。

面对这种情况,罗锐把资质增项升级作为“硬指标”“硬任务”进行安排布置,一方面成立专门部门、设立专门人员、制订年度目标,做好各类人才引进、设备能力提升、施工业绩积累,夯实资质增项升级基础。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沟通,对申报材料亲自把关、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勘查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甲级资质、水井施工(3500米以内)壹级资质,测绘乙级资质、土地规划乙级资质、生态环境治理乙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施工乙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和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三级资质,相继收入囊中。

此外,罗锐在生产经营上也是不断发力。先后出台了《项目经营管理办法》《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质量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成立了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从项目论证、合同签订、施工验收、质量成果、费用成本、结算回收等环节,建立完整的责任体系。做到了每月按时召开重点工程推进会,重点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盈亏情况、存在问题、下步计划,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工作措施,保障了全院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曾经获得“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技术能手”“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学术带头人”的罗锐,对人才培养有自己的做法。早在2017年,他就主持制定了《青年职工职业规划方案》《师带徒管理办法》,为青年职工设计规划了职业生涯,让一大批青年职工寻找到了师傅,每对师徒还签订了协议。此外,罗锐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形式,除每月组织参加省局“月末大讲堂”外,全院技术培训也做到了“月月有”,促进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成长。罗锐曾语重心长地对院总工办负责人说:“人才培养是一项长远工程,花再多的钱院里都会大力支持的。”

2020年职代会上,罗锐的讲话温暖人心:“努力做到职工待遇再‘涨一涨’,一线职工生活条件再‘提一提’,青年才俊再‘升一升’……”

事实如此。“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人,有希望、有位置、挑重担。”这是罗锐这届领导班子对人才给出的承诺。每年的青年职工座谈会、挂职青年座谈会、师带徒表彰会……职工们从殷殷嘱托中、从谆谆善诱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也正是有干事创业的宽松环境,有放飞梦想的宽广平台,张记飞、司冬冬、任贵阳、金新宇、张志兴……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后,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7月19日,是资环二院开工资的日子,青年职工小刘看了看手机上的工资信息,偷偷的笑了,因为他这月的工资又涨500多元。想想自己从2016年参加工作时工资3000多元,一年一年竟然涨到了近1万元,他觉得在资环二院越干越有奔头了。


(编辑:王伟灿)

Copyright © 2016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洛阳恒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