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宣传教育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安全生产 > 宣传教育 > 正文
2023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


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愈演愈烈,手段不断翻新,危害不断加大,规模屡创新高,严重危害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以及公民财产权益安全。目前,非法集资案件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阻碍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之一。

资环二院公司积极开展2023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能力,营造良好的拒非、防非舆论氛围,根据省政府国资委开展防范化解非法集资的通知,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识别、自觉抵制非法集资,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一、非法集资定义及形式
(一)非法集资定义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三要件: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二)非法集资形式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公司或组织形式,设立互联网企业、投资及投资咨询类企业、各类交易场所或者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吸收资金; 二是资产管理业务形式,以发行或者转让股权/ 债权、募集基金、销售保险产品、虚拟货币或者其他资产管理业务等名义吸收资金; 三是商业活动伴生形式,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投资项目等商业活动中,以承诺给付货币、股权、实物等回报的形式吸收资金;四是传媒无实体形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并非依托于任何组织、产品或商业活动,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即时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传播吸收资金信息。


二、非法集资案件特征

一是案件数量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披露数据,2017 至2021 年间受理金融犯罪案件中,涉及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最多,每年均达5000 件以上,约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40%。二是涉案金额大。近年来一些重大非法集资案件,涉案金额动辄上亿元,有的高达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三是涉及人数众多。近几年“e 租宝”“昆明泛亚”“江苏钱宝”重大非法集资案件涉及人数均高达上百万,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四是手段隐蔽性强。首先体现在从传统的线下模式转变到线上,其次非法集资者花样翻新,利用众筹融资、私募基金、共享经济等模式吸收资金。五是利用新兴概念。多涉及“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概念、新技术。


三、非法集资洗钱风险识别难点
(一)非法集资固有特点导致难以识别
1. 交易有意规避监测。非法集资收款人一般将非法集资款项与个人日常正常收支、经营相关款项
混合,并且通常有意将交易金额低于大额报告标准,因此金融机构较难识别集资情况。
2. 资金链追踪存在难度。不法分子多通过跨行交易资金,而对于单一银行机构而言,跨行资金追踪存在较大难度,资金转移全链条分析较为不便。
3. 交易渠道更新频繁。不法分子多采用POS刷卡、三方支付等渠道,此类交易在银行端收款账号多显示为商户清算资金入账,较难判定其交易行为实质。


(编辑:资环二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6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洛阳恒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