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文化建设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文化建设 > 正文
高擎红色火炬 锻造地勘尖兵——赴新县老区接受红色教育感怀

10月中下旬,队党委组织党员分批到信阳新县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我们很荣幸地成为首批学员。

信阳新县位于大别山区,河南最南端,豫鄂结合部,是红色胜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主力红军部队,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当时人口不足10万的新县,就为革命献出了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长期的革命斗争,留下了365处革命遗迹,每一处都见证了那段光荣的红色历史。

10月15日,天空下着小雨,大别山区更是雾濛濛,更加重了我们对老区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我们到达目的地后已是下午3点。首先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在新县这块红色土地,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博物馆陈列战争年代军事、遗物、照片等文物一千多件。当讲解员解说到牺牲的几位二十来岁的将军和十五六岁甚至八岁的童子士兵时,讲解员声音哽咽了,我们眼眶湿润了。仿佛一副副壮烈的战争场面就在眼前。外面滴哒滴哒的雨声分明是在为英烈落泪,老区英烈气壮山河。

随后我们又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这里陈列和珍藏朱德、邓小平、李先念、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及珍贵烈士遗物4500余件,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遗骨,纪念着苏区13万多革命烈士。集中反映了英雄的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岁月中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

解说员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事迹,我们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正是有千千万万革命先烈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平年代,为党工作、为国奉献的精神不能丢。

次日,我们又观看了许世友将军的故居和陵墓。将军墓地古木奇松,山花云海。将军生前赫赫战功,死后安息在父母身边,报国孝母的情怀和传奇人生,使我们深受感动。特别是将军收藏的10295牧毛主席像章,更使我们感动,将军一心拥护毛主席,坚持正义,赤胆忠心的情怀永教世人。

短短的红色两日教育匆匆结束,连日来夜不能寐。英雄长眠地下,我们可能记不全他们的名字,可他们为国捐躯的精神我们将牢记在心。想想他们的壮举,看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当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时,我们有何理由推卸呢?

这次红色之旅不仅使我们学习了革命战斗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把先烈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中。

做为新时代地勘战线上的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加强自身政治学习,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同志们之间做好宣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工作中自觉抵制一些不良风气和消极言论,不怕吃苦,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党员形象,维护党的声誉。学习革命先烈精神,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做不愧于新时代的优秀共产党员!

(编辑:第一钻探工程处 刘伟超 张汉贵)

Copyright © 2016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洛阳恒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