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文化建设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文化建设 > 正文
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
《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意思是说,书籍可以教给人们许许多多的知识,还可以把前人的成败得失通过文字再现读者面前,还能够从读过的书中看出美善丑恶,优劣好坏,从而要求自己学习什么,弘扬什么,抛弃什么,久而久之性格气质便在不知不知觉中发生变化。 曾国藩之子曾纪泽,由于体弱多病,缺少阳刚之气,写的字也是筋骨不坚韧、墨气不丰盈。曾国藩在家书中建议他多临...

《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意思是说,书籍可以教给人们许许多多的知识,还可以把前人的成败得失通过文字再现读者面前,还能够从读过的书中看出美善丑恶,优劣好坏,从而要求自己学习什么,弘扬什么,抛弃什么,久而久之性格气质便在不知不知觉中发生变化。

曾国藩之子曾纪泽,由于体弱多病,缺少阳刚之气,写的字也是筋骨不坚韧、墨气不丰盈。曾国藩在家书中建议他多临摹颜真卿的《郭家庙》,柳公权的《琅琊碑》等字帖,使其增强笔力,通过练习书法慢慢养出一团浩然正气。同时,曾国藩还在家书中列举出自己通过戒烟重塑坚毅、果断、有恒心的性格,鼓励两个儿子多读书。

曾纪泽在父亲的教导下,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由此涵养出文化底蕴深厚、见识广博、能言善辩、果断勇敢的优秀品质。1880年,曾纪泽出使俄国,与沙俄谈判修改崇厚擅订的《里瓦几亚条约》,经过艰苦谈判,于1881年2月成功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曾纪泽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与崇厚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相比,最大的成效是成功收回了乌宗岛山及伊犁南境特克斯河一带的疆土,面积达2万余平方公里,被誉为晚清第一外交家。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很多通过读书增长见识、提升认知,拓展格局,从而成就一番伟业的将相王侯。比如,我们一提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就会想到三国时期吕蒙读书这个典故。

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且受益匪浅。”从此,吕蒙开始研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后来又读四书五经,他所读过的书,经过日积月累,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有次,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了!”从此两人结为好友,经常探讨、研究军事战略。吕蒙接任军事军统帅后,将战略防御调整为主动进攻,收复荆州等诸多失地,从而奠定了东吴在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格局中的地位,自己也成为一代名将。

诚然,我们身边也有因喜欢读书而改变自己的人。比如,我院退休干部付再林,参加工作时曾是钻机一名厨师,然而他却不甘心碌碌无为,就在工作之余刻苦读书、学习,最后成功考取了大学,实现了由钻机厨师成为党员干部的华丽转身。工作后,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退休时已经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了。又比如,我院在职职工王伟灿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典型者。参加工作后,王伟灿是一名钻工,因为热爱写作,他买来大量书籍,下班后他一边读书、一边写日记,夯实了他的写作基础。后来他就开始写新闻、写散文,他的新闻作品、散文作品经常发表于《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矿业报》《中煤地质报》《资源导刊》等报刊杂志,最多一年发表各类作品高达157篇,目前他已是中煤地质报一名记者和多家行业报纸杂志的特约记者了。

在伟灿老师的影响下,我也逐渐喜欢上了读书、写新闻,我们俩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最近读了什么书,如何写新闻稿、怎么提高采访技巧。由于自己悟性不高,写作水平提升慢,他不但不生气还给我送《新闻写作技巧》《资源导刊》,让我从中汲取写作知识,积累写作语言,学习谋篇布局。在他的引导下,我花费在读书、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多,不必要的日常应酬也少了,还纠正了一些不良习惯。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生活中,我们应多交益友,好读书,读好书。做到读书明理,自省从善,提升道德修养,积累生活智慧,增强工作本领,做一个平凡有为、积极进取的人。

(编辑:赵先锋)

Copyright © 2016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洛阳恒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