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省直地勘单位重塑性改革已尘埃落定。那么,如何主动拉高标杆,发挥整体优势,凝聚系统合力,持续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在服务全省大局中展现地质工作新担当、新作为,为党和人民交出优秀答卷,无疑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工作任务。
在做好地勘单位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中,我院党委在第一时间传达省地质局、省集团公司会议精神,各党支部、党小组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习、讨论,同时我院、地矿一院还以党委书记互讲党课,积极为为广大党员干部宣讲如何做好地勘单位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方法和路径,为大家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
早在6月份,我院组织召开外派、挂职人员座谈会,传达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进展情况,从“责任不变,力度不减”“锻造能力,强化队伍”“转变作风,提升服务”等方面进行讨论,要求大家做好信心不减、方向不偏、目标不变、干劲不松,着重提升捕捉项目信息能力、谋划项目能力,继续为我院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只有躬身入局,工作就有了动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学习,广大干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答卷”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会议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持续提高,各项工作高效、持续开展。
我院各项目的技术人员放下思想包袱,加班加点高质量、高标标准编制各类报告。比如,豫西公司负责编制的《五矿浅部水害治理钻探与注浆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顺利通过平煤集团验收评审;水工环地质研究所完成的两个崩塌隐患点治理工程项目勘查设计报告编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此外,水工环地质研究所又连续承揽淇县二道庄普通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和三门峡市陕州区“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石壕煤矿矿山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项目。一项一项工作的顺利进展,为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开了个好头儿。
与此同时,我院机关各科室更是铆足了劲儿,开展服务实体、服务项目的各项工作。比如人事科,注重传达学习省局、集团公司各种会议精神,迅速躬身入局。紧紧围绕工资、职称评聘、人才引进、合同工管理等工作,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持续加强与省编办、人社厅、社保局等部门的业务对接,将新进人员的编制、工资、社保等工作,一项一项全部落实到位。
人事科积极落实省局领导在组织人事处调研时强调的:“要做好人才工作调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河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储备好人才、引进好人才”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向各分院下发征求目前及今后急需人才的调查问卷表,结合调研情况,起草改革后我院人才引进计划。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合同工的合同续签、社保缴纳、职称评审,持续优化豫西公司人才队伍。同时人事科还将开展如何引进高技能人才,持续开展校园招聘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走进职业技术院校引进技能性强的工勤人员等人才引进工作,探索“在编技术人才+”模式,为我院改革后的经济发展储备、优化人才。
当然,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产业如何定位,如何更好的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如何建立现代企业集团制度,如何建立适应企业运转的人才激励机制等等,但无论做那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认真的实践。
在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道路上,或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要每个人都能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并将个人力量汇聚成磅礴的集体力量,重塑性改革,实现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彻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