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国土服务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国土服务 > 正文
烈日“烤”验咱不怕

6月18日,持续了近一周的高温天气依然热情不减。

一大早,我队物探工程处职工们带上装备,向着位于洛阳市伊滨新区的万安山景区出发了。他们是去干什么?是去旅游吗?不是,他们要去万安山景区运用物探方法探查地热资源。

万安山景区是洛阳市近年来开发的旅游项目。为带动景区旅游持续升温,景区开发商决定寻找一处地热资源助力开发。承担物探工作的物探工程处,选派的人员,抽调的设备很快到位。

6月18日,太阳一爬上山顶,就露出了热情的笑脸。“这个项目是6月13日开始进行的。这几天气温一直都很高,每天都在35度以上,同志们在这样的高温中工作,确实太辛苦了。”物探工程处长何江根告诉记者。

载着设备和人员的汽车停在距工地100多米的山路上,大家抬着仪器,抱着电线,拎着工具,下过几道沟坎,趟着高高的野草丛林,来到了探测地点。

这时,一位身穿迷彩服,身材娇小、瘦弱的姑娘就忙碌开了:“我去找标志牌,你们做好放线准备。”说罢,一溜小跑向前奔去。她叫张少青,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两年前,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毕业,这个项目的施工设计也是出自她之手。看着一直忙个不停的张少青,记者问道:“一个女同志不停在工地上奔波,一天下来你能吃得消吗?”张少青边干活边说:“没啥吃不消的,和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就把活干了,我觉得挺快乐的。”说是那样说,作为项目负责人,张少青每天不但要操着项目进展的心,还要与男同志一样在工地上不停走来走去,一天下来要走近20千米的路程,天黑回到驻地她和大伙累得连晚饭都不想吃了。

上午9点多,天慢慢的热起来了,大家的工作才算刚刚开始。在这个由11人组成的队伍里,有干放线的,有干巡线的,有看管电极的,而张少青带领的探测班组是最忙碌的,探查施工路线,放线,挖坑,埋设电极,移动物探设备……大伙不停的在探测点奔来奔去。“4号线再往前拉一点,5号测点定下没有?”探测点不时传来大家口号声,丛林里晃动着大伙忙碌的身影。忙过一阵后,大伙可以休息一会了,趁闲暇功夫,大伙擦擦满脸的汗珠,又抓起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喝进肚里。喝完水,徐小刚对记者说:“我们每天都要喝上一二十瓶矿泉水,尽管喝了那么多水,一天也不小便一回。”

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大伙又投入工作了。刚才那一组排列测完,要移到下一组排列中,就是由第一个点移到最后的一个测点位置,放线员拉着一根根线向前延伸。一样的放线,一样的巡线,一样的挖坑,探测班的职工们一天中重复着这样的工作,在丛林里奔走着。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大地上,大伙脸上的汗如断线的珍珠流了下来。姚聪擦擦脸上的汗,对记者说:“现在天气虽然很热,但我们也不敢懈怠,大家只有快点把这个活干完,才能确定有没有地热资源。”

中午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了午餐后,就又忙碌开了。这时,一天中最热时候也到来了,太阳就像一个火球,散发了无比的热浪,包围着大地,包围万安山上物探找水的职工们……河南煤田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辑:王伟灿)

Copyright © 2016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洛阳恒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