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都种植过哪些品种的苗木?”“施用过哪些肥料?”“目前亩产是多少?”……11月9日,在洛阳市洛龙区丰李街道西鸣鹤社区一处核桃园中,资环二院矿产与环境分院技术人员,进行着土壤普查农情信息完善工作。
“对立地条件与成土环境的调查,是土壤普查的重要环节。”顺着技术人员指向望去,核桃园内,所选取的5个混样点呈梅花形分布,技术人员将混样点采集土壤进行细化筛选后等待送检。“土壤普查对于我们每个村民来说都有重要的作用,随后我们也会根据检测的结果,对园地所种植的苗木品类进行相应的调整。”园主表示。
10月中旬,资环二院矿产与环境分院承担的洛龙区“土壤三普”调查项目开始实施,项目负责人张文博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我国时隔40年再次开展的土壤‘全面体检’,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我们承担的洛龙区项目,共涉及表层土壤采样点共117个,剖面样15个,其中,耕地采样点65个,园林草地采样点52个。”
据了解,洛龙区土壤普查任务包含土壤性状普查、土壤类型普查、土壤立地条件普查、土壤利用情况普查、土壤数据库和土壤样品库构建、土壤质量状况分析、普查成果汇交汇总等,矿产与环境分院专门抽调精干技术力量,组织人员参加了河南省土壤三普专业培训工作,并成立了作业小组和质控小组。
11月10日8时许,在丰李街道疙瘩村土壤普查作业点,技术人员拿出作业工具和作业仪器,各就各位迅速投到了调查中。样点定位、资料采集、挖土取样、点位拍摄、上报数据……现场上,职工们按照样点精准定位和操作流程,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标准化开展土壤普查室外取样工作。只见他们利用规范的作业工具精细挖土取样,在均匀土壤后称重封存,这样保证土样采集既符合质量标准,又要达到进度要求,实现土样采集质量和数量双过关,确保土样采集工作高质量完工。
“我们开展这项工作已近一个月了,大家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是早早的来到现场,奔波穿梭在农田园林间,一干就是十来个小时,用实际行动推进了土壤调查项目开展。”张文博说。
据了解,资环二院矿产与环境分院承担的洛龙区“土壤三普”调查项目,目前已完成表层土壤采样点47个,为优化当地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