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公路山体隐患
排查山体隐患情况
讨论地灾防治方法
向村民讲解地灾防治知识
7月26日,雨过天晴的鲁山一片清新;瓦蓝的天空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早上7点钟,我院派驻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地灾排查人员,吃完早饭匆匆赶往板门沟村后沟组的一处隐患点。这里堆积着大量矿渣,大雨过后容易造成泥石流,会对山下村民房屋构成威胁。
排查小组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东,别看已是50多岁的老同志了,依然身先士卒,带领年轻专业技术人员,一次次爬上爬下排查隐患,讲解地质灾害形成因素,讨论地灾防治方案。排查中,他叮嘱道:“大家一定要仔细勘查,认真做好记录,确保为当地政府提供的资料全面、可靠。”
这边,工作刚一忙完,库区乡打来电话说韩湾村有一处崩塌点,请求现场排查。此时已是上午10点多了,职工们擦擦脸上的汗水,坐上车又赶到了20多公里外的韩湾村。现场上又出现了排查人员忙碌的身影,技术人员刘佳康手持GPS,行走在塌方点边沿,不时蹲在地上测量着,而技术人员李树宁、宋延伟认真在报表上记录着……
中午12点半时,赵东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土门乡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需要排查。“今天的排查任务很多。这样吧,中午咱们在路上随便吃点饭,先去土门乡排查,之后参加全国地质灾害防汛工作会议,开完会再去下汤镇和尚岭……”赵东看了看时间,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
中午1点多钟,当排查小组赶到土门乡虎盘石打磨洼村滑坡点时,天气热起来了,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地面上的湿气升腾着,如同蒸笼让人感觉闷热难耐。大伙在坑洼不平的滑坡点排查,汗水似小溪汩汩的流淌着,一会儿大家身上衣服就浸透了。天气尽管炎热,他们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一边精心排查着每一个隐患点……
下午5点多,在县城开完全国地质灾害防汛工作会议后,排查小组又出发了。因为下汤镇和尚岭叶家组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很严重,时刻威胁着山下农户的安全。用赵东的话说“不到现场看看,晚上睡不着觉”。
和尚岭叶家组只有一户人家,前两年盖的一栋小楼距离山体很近,前几日的几场大雨冲刷,山体出现了3条深浅不等、宽度不同的裂缝。排查小组到达现场,与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勘查隐患、封锁道路、撤离村民、讲解抗灾避险知识、研究地灾防治方案……
拖着疲惫的身体,排查人员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吃罢晚饭大伙并没有休息,而是坐在电脑前,开始整理当天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