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如何更好的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今后还有哪些方法和路径可走?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这是今天座谈会的主题。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9月18日,在资环二院召开的“服务自然资源”座谈会一开始,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煤田地质局局长王天顺,抛砖引玉,打开了与会者的话匣子。
这次,省局在洛阳召开“服务自然资源”座谈会,“大咖”云集,既有省厅、省局的领导专家,还有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资环二院的负责人。
第一个发言的是资环二院院长罗锐,他围绕优秀青年干部挂职服务、共建自然资源技术机构、重点推进项目实施、今后工作安排等,进行了工作回顾和总结,汇报简明扼要、切中实际,展示了资环二院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中取得的成绩。
实际上,对于资环二院近年来所做的工作,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调研员秦传钧有自己的想法,他说:“资环二院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远不止罗院长汇报的这些。”他略一思忖,接着又说:“地勘单位今后服务自然资源管理路怎么走、工作怎么干,我认为可从五个方面着手:要在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自然资源确权调查、清洁能源、城市地质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动检服务、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尾矿库水位监测、生态修复项目谋划、自然资源确权调查技术方法研究、浅层地热能利用、城市地质三维建模,服务好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要结合实际,从矿产资源、资源规划、执法监察等管理中的难点入手,资环二院要利用无人机航测和遥感技术,做好动态监测、开展资源调查、建设监管平台、提供使用数据,为自然资源部门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洛阳市局矿产资源保护监督科科长甘应平的一番话,道出地勘单位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新的路径。
而在洛阳市局矿业权管理科科长周媛看来,矿业权管理更需要地勘单位提供技术支撑。她说:“比如矿业权登记,萤石等矿种重新整合需要资环二院的技术支撑;矿业权审批也需要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作为省厅专家、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一级调研员李召明,结合行业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目前,自然资源部门在管理中还存在着生态修复底数不清、生态日常监管不到位、专业诊断不清楚、专业技术支撑跟不上等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地勘单位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开展大量的工作,逐步解决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难题。”
“要想更好的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就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做好人才储备,保证各类人才能拉得出、用得上。”“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既要对专家提出思路抓好落实,又要与自然资源部门多沟通、多谋划。”“服务自然资源科技是做好支撑的基础,我们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与科研院校搭建创新科研平台,开展多领域的技术研究。”资环二院班子成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王天顺在主持会议中,时而记录,时而沉思,时而与大家交流探讨,提出观点和要求。会场上,与会者时而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时而传来愉快的笑声。
“刚才,大家谈的内容、提出的建议,站位高、可操作性强,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更好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和方向。资环二院要坚定决心、信心和定力,围绕自然资源部门的急事、难事、险事、重要事,不讲代价、冲上去、干在前!”王天顺的一席话,赢得了阵阵掌声。
座谈会现场